新闻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联系人:陈先生

手机:13888889999

电话:020-88888888

邮箱:youweb@126.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行业资讯

科学理财稳增长创新财政促发展— 咸宁财政高质量发展纪实中超买球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7 15:29:45

  中超买球“十三五”期间,经济下行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叠加,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持续加大,财政增收之难、收支矛盾之大、改革发展任务之重、应对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咸宁市财政紧扣“管党、治局、理财、谋事”的治理理念,坚持党建引领、改革创新、绩效管理三轮驱动,推动财政管理绩效全面提升,全市财政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逆势增长的良好运行态势,交出一份上下都满意的“财政答卷”。

  ——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收入总量不断扩大,全市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税收收入累计完成701.8亿元、427.87亿元、286.14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分别增收296亿元、137亿元、92亿元,分别增长72.9%、47%、47.4%。财税指标优于全省,“十三五”期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比全省平均增幅高2.8、0.3、3.6、1.1、0.8个百分点,2018年、2019年全市地方税收收入增幅连续2年居全省第2位。收入质量逐年改善,2020年,地方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4.8%,比“十二五”末提升12个百分点,收入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咸安、嘉鱼、赤壁、通山均超过70%。支出规模逐年增大。“十三五”期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别突破200亿元、300亿元大关,达到312.3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64倍,年均增长9.6%。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民生性支出累计完成1032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6倍,年均增长9.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始终在75%以上。“三保”底线全面兜牢,全市机关单位正常运转,公用经费位列全省市州第一方阵,干部职工获得感显著提升,新老增资及养老并轨政策全面兑现,“五奖”参照省直标准执行,科教文卫、就业、等考核类支出全部达标,“三保”工作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专报》推介。全面医保以及“四位一体”医疗救助体系基本形成,中超买球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保障标准连年提高;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生均标准稳步提高,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改薄全面完成,大班额和择校热有效缓解;人均公共文化支出217元,超目标值67元;完成棚户区改造41191套,建成公(廉)租房为32034套,改造老旧小区168个,守牢了安全稳定底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高质量发展支撑有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钢铁、煤矿去产能基本完成,商品房去化周期稳定在合理区间。减税降费全面落实,全市新增减税降费144944万元。科技投入成倍增长,是“十二五”时期的2.36倍,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比“十二五”末提升0.6个百分点,有力支持工业崛起战略实施。先后注资设立香城产业基金、绿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重大产业发展基金达到20.6亿元,较初始规模翻了一番,“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全面推广,为全市中小企业减少融资成本超过2亿元。2020年向上争取转移支付182亿元,年均增长9%,是“十二五”末的1.52倍,申报并获转贷新增政府债券资金123.72亿元,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战疫纾困成效显著防控支出足额保障,医疗救治全面兜底,资金拨付“绿色通道”,政府采购“特事特办”,监督管理及时跟进,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全市累计拨付防控资金10.63亿元,为战“疫”提供充足弹药,经验被中国财经报头版头条报道。打好财税金融政策组合拳,建立财税政策联动、“政银保担”协同机制,出台财税支持政策14条,开展“减税、减费、减租、降本”行动,“与爱同行·惠游湖北·乐享咸宁”活动效果明显,经济加速回暖。疫后重振力度空前。安排重振支出10.28亿元,用于9个领域71个重点项目;拨付资金3.81亿元,复工复产、稳企保供等惠企政策及时全面兑现到位;为69家企业争取中央再10.47亿元,政府性担保机构担保费率降低至1%以下。

  ——三大攻坚成绩斐然累计安排扶贫专项资金30.96亿元,统筹整合财政扶贫资金279.76亿元,强化扶贫资金监督和绩效管理,全力支持打好战疫、战洪、战贫三场硬仗,如期实现区域性脱贫目标,统筹整合资金工作连续3年(2017—2019年)全省第一。政府债务安全可控。全市政府债务余额比限额低27.99万元,累计偿还到期本息 82.81亿元、无一逾期,隐性债务化债完成率100%,全市综合债务率比首次通报结果下降35.72个百分点,风险等级降为最安全的绿色等级,2018年、2019年度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连续2年考评全省第一。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累计拨付生态环保资金73.7亿元,大力支持“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实施,陆水河、斧头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全面建立,成功创建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财政支持长江十年禁补攻坚战工作经验被中国财经报头版头条报道。

  ——财政改革形成样板23项财政改革纵深推进,连续多年考核居市直单位第一方阵,经验先后被财政部、省政府、中国财经报、中国改革报深度聚焦报道。财政管理绩效打造品牌,先后荣获全国、全省财政管理绩效先进单位,累计获6500万元奖励,省委、常务副省长黄楚平,省财政厅厅长龙正才分别批示,全省财政系统纷纷学习。零基预算改革持续深化,预算绩效在全省率先与投资评审深度融合,“五度”奖惩挂钩机制有效建立,预算执行、财政总决算连续5年被省厅评为优秀。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打造样板,被省改革办指定为重点关注跟踪改革项目,被财政部确定为十个地方财政改革典型案例之一。PPP模式形成示范,项目论证方法作为范本在全省推广,累计落地PPP项目31个、总投资369亿元,争取中央奖补资金15.2亿元、居全省首位。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在全省率先破题、经验全省推广,荣获财政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全国试点,获奖补4000万元。

  ——监管效能持续提升资金拨付更为快捷,紧急用款计划审批和紧急支付1个工作日内办结,所有业务最多不超过3天,资金审批效率提高65%;建立分层分级财政投资评审制度,综合评审效率提升40%;集采目录类别由70项减少到43项,中超买球电子备案制度全面建立,实现不见面审批;先后出台规范财政财务管理的制度办法33个,常态化、制度化资金统筹盘活、压减机制全面形成,“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逐年递减,较“十二五”末下降23%;大监督格局逐步形成,信息披露制度和线索移交机制全面建立,累计查出各类问题2631个,清退资金4761.19万元,补缴税款749.45万元,罚款51.82万元;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率达100%(涉密除外),财政透明度连续2年进入全国百强,在2019年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交流发言。

  ——治理能力稳步提高党建引领财理经验被中国财经报头版头条刊载。档案省特级成果持续巩固。连续9届获全省文明单位,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在财政历史上实现突破。机关党建形成品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全市范本,支部“两化”建设稳步推进,巡察整改经验全市推广,老干部工作全省先进,党建考评连续6年优秀。“四堂课”模式入选湖北省委宣传部基层思想工作创新案例,连续5年获全省财政系统教育培训先进单位。法治财政建设扎实推进,连续3年(2016—2018年)考核全市第一。机关运行安全平稳,在各级巡视巡察及监督检查中,市级财政未发生一例重大违纪违规问题,连续十多年获全市综合治理优秀单位。

  ——行风局风明显改善绩效考评体系全面建立,实干实绩导向更加鲜明,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11项, 20项工作在市级以上大会上交流发言,39项工作成果被省政府和财政部推介,19人(次)受到省部级表彰。干部作风持续优化,财政审批“一表制”全省领先,窗口服务持续优化,连续3年全市“十星”。365件建议、提案优质办结,三率均达到100%,履职尽责督促检查考核全市第一。连续4年超额完成市定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对口帮扶成效明显,得到银泉社区、香泉社区、蒲圻湖村干部群众点赞肯定。财政信息获国务院领导批示1次、省部级领导批示1次,市级领导批示8次,连续5年位居全国财政系统前10,连续4年位居市直单位第1。与此同时,后勤与信息保障、会计、行政资产、工青妇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很深刻的变化。

  “十三五”期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27.87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49倍。其中:地方税收完成286.14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48倍。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300亿大关,达到312.3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6倍,“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9.6%。

  2011年-2020年全市向上争取转移支付逐年增加,2020年向上争取转移支付182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52倍,“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9%。

  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社保和就业、科技、文化、卫生健康、城乡社区等重点民生支出占比比十二五分别提高1.9个、0.6个、0.3个、1.4个、0.7个百分点,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民生支出逐年增加。2020年民生支出投入25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过78%,中超买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9.3%。

  市财政局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完成“大科室”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优化“三定”职能,落实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度改革,完善优化绩效考评机制,营造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服务保障有力的财政干部队伍,为顺利完成财政“十三五”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十三五期间,先后有39项工作成果被省政府和财政部推介,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11项,19人(次)受到省部级表彰,连续5年获全省财政系统教育培训先进单位,连续6年荣获全市党建先进单位,连续9届获全省文明单位,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在财政历史上实现突破。

  加大脱贫攻坚力度, 8.46万人脱贫, 48个村出列,通山、崇阳有望摘帽, 3.39万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发生率降至1.06%。污染防...

  财政运行“紧平衡”减税降费政策的持续,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弥补因大规模减税降费造成的财政收支缺口,保证财政特别是地方政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大事多、喜事多。面对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理能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高质量发展目标的达成。基于此,本文在研究财政...

  ■健全完善网络、广播、电视、报纸“四位一体”全媒体问政监督平台,督促问题整改296个,跟踪办理群众诉求3100多个。

  咸宁网讯通讯员毕道玉报道:为进一步落实好各级关于教育工作的要求,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新型教育干部队伍,努力提...

  咸宁网讯通讯员聂爱阳、刘騉报道:11月15日, 2019年《中国教育报》湖北联通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下一步,该局将围绕教育工作...

  核心阅读咸安区永安街道办事处辖区国土面积12.4平方公里,下辖14个社区,总人口11.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近2.9万人。永安街道办...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陈希子、通讯员孟晚霞报道:近日,记者采访咸安区图书馆看到,一辆快递车停在了区图书馆大门口,车上是中...

  明确电子票据与纸质票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财政部修改《财政票据管理办法》近日财政部发布决定,对《财政票据管理办法》(以下简...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咸宁网咸宁政府网联系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税务登记证授权声明银行账号湖北咸宁市情简介

  主管: 咸宁市委宣传部咸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咸宁日报社承办: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相关标签:

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020-8888888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3888889999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