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联系人:陈先生

手机:13888889999

电话:020-88888888

邮箱:youweb@126.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行业资讯

中超买球深圳首例!宝安“水土共治”案例获得成功!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8-15 09:37:14

  中超买球(记者 曾舒琪 通讯员 李梦霞)历时270天!宝安区鸿盛明污染地块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工作完成,标志着深圳首例“水土共治”修复治理案例在宝安探索成功。本次“水土共治”治理修复模式试点,大大缩短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协同治理时间,与传统治理模式相比,时效提升了2-3倍。

  鸿盛明污染地块位于宝安区松岗街道沙浦工业区,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地块在2002年以前为鱼塘,2002年开始进行厂房建设,2004年完成厂房、宿舍及配套设施的建设,2004-2017年间一直由深圳市鸿盛明五金电子有限公司在此从事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的生产,中途土地使用单位未发生过变更。2018年,该地块完成建筑设施拆除,2019年经整备收回作为经营性用地使用,拟出让给深圳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车公司”)建设公司基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深圳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指引 》要求,该地块于2019年启动了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调查发现土壤和地下水存在污染超标。为保障中车公司基地服务项目顺利推进,在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生态主管部门支持指导下,宝安区探索试行“带条件出让”模式,即在《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该污染地块由中车公司负责治理修复。2020年8月该地块挂牌出让,中车公司正式取得地块土地使用权。随后,中车公司分别于2021年2月和8月组织开展了地块土壤污染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调查结论为地块存在不可接受健康风险,需修复土方量18692立方米、地下水252立方米。2021年10月,中车公司正式启动“水土共治”修复治理,委托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具体实施,总投资3250万元。

  中车基地是中车公司建设的轨道交通车辆综合服务基地,该项目自2015年至今每年均被列为“深圳市年度重大项目”。省生态环境厅、市生态环境局、宝安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对项目高度重视,为切实解决企业难题,优化治理流程,制定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多次亲临现场调研,深入了解修复现场实际情况。宝安区委王守睿、区长王立德、副区长沈金章更是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要求市生态环境局宝安管理局(以下简称“宝安管理局”)提前介入、主动谋划,重点跟进,探索推行高效有序的修复治理模式,做好土壤修复治理全过程指导监管,为治理修复工作保驾护航。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联动监管的通知》(粤环发〔2021 〕2号 )要求,对纳入联动监管的地块,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住建、生态、工信等部门应建立联动监 管机制,严格供地和再开发管理。为保障鸿盛明污染地块安全利用,加快完成治理修复,在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和海洋生态环境处指导下,中超买球宝安管理局多次组织区规自、城更、住建、司法、财政、发改、审计等部门分析研判,在现有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文件框架下,探讨 鸿盛明污染地块内土壤和地下水治理方式,在“盘活空间、提质增效、集约发展”的空间发展背景下,中超买球“水土共治”模式成为最优方案。

  宝安管理局多次邀请生态环境部、华南研究所、广东省环科院、深圳市环科院、南京土壤所、吉林大学等治理修复领域专家,共同研究鸿盛明污染地块土壤污染治理具体实施路径,举各方之力,集各家之智,通过分析地块污染特征及分布、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现场施工条件,结合地块建设规划,科学构建了场地修复概念模型,提出了将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全部清挖的技术路线。该路线在完成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治理修复的前提下,还解决了 《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25.6 )中要求的修复后还需两年地下水监测评估期的时间限制,缩短了土地再利用周期,大幅提升了治理效率。

  修复过程中,中超买球实施单位共投入12名技术人员从事现场修复及监管工作,配置常温解析设备2套、原位修复高压旋喷桩机1台、处理效率5吨 /h水处理设施两套,保障各个环节稳步推进、质效并重。生态环境部门严格按照要求,对项目的前期准备、施工结算、完工阶段以及后期管理进行了全流程指导、全覆盖监管,切实保障用地质量,严格准入管控。经过大半年的修复治理,该项目于2022年7月5日顺利通过了整体阶段的效果评估验收,修复后的地块已达到风险评估报告确定的修复目标,可安全利用。

  鸿盛明污染地块“水土共治”案例探索成功,对全市土壤及地下水协同治理修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借鉴意义:一是大幅缩短了修复治理周期。土壤及地下水协同治理修复完成后不再需要等待两年地下水监测期即可开工建设,提高了土地的周转时间及效率。二是成功引入了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修复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的重要措施。因历史原因,部分地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问题较为严峻、历史欠债较多,治理修复难度大、费用高,进一步推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是必然的选择。本项目本着“受益者付费”原则,以“带条件出让”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主导实施地块的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工作,真正实现“合作共赢”。三是极大丰富了监管经验。鸿盛明污染地块修复治理是《深圳市建设用地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修复、环境监理和效果评估工作指引(试行)》颁布以来的第一个“水土共治”项目,是一次成功的实践,为后续土壤污染防治监管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经验。

  接下来,宝安管理局将继续加强跟踪管理,及时提供帮扶指导,推进地块长效治理;并将继续发扬“先行先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探索研究新技术新路径,力争破解土壤及地下水协同治理修复难题,突破治理瓶颈,坚决守护好每一寸净土。

相关标签:

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020-8888888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3888889999

二维码
线